行业新闻 2022.01.07
导语:近期,由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研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听力健康报告2021》蓝皮书在京发布。这是我国听力领域首部蓝皮书,全书系统归纳、总结、展示了我国听力行业发展脉络,客观分析了我国听力行业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本文为蓝皮书分报告,将为大家详尽介绍我国助听器、辅听装置技术与验配服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助听器及辅听装置可帮助听力减退者改善听力、提高言语交往能力。现阶段国产助听器的技术水平与国际相比仍有明显代际差距。我国虽然有全球最大的潜在助听器验配需求,但健康意识与心理动机、产品档次与价位、验配服务水平、适老化设计、社会与家庭支持等多种原因导致目前国人助听器的使用率偏低。近年来电声器材、芯片、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向助听产品的渗透与融合,为我国助听器、辅听产品破局而生提供了大好契机。需依靠科普宣传、政策支持、技术进步、人才培养、服务“下沉”等举措,推动我国的听力康复事业发展。
助听器是一种帮助听力减退者改善听力、提高言语交往能力的扩音装置。适用于平均听力≥40dB HL,药物、手术等治疗不能改善的不可逆听力损失。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助听器采用模拟放大及可编程技术,技术含量低,目前已很少见;1995年后进入了全数字助听器时代,运行不断升级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融入了多频带、非线性放大、语音增强、智能降噪、声反馈截除等先进技术,几大国际知名品牌在该领域保持技术领先地位;2015年后,助听器借助互联网、蓝牙通讯、人工智能等技术,不仅显著提高了嘈杂环境中的言语识别能力,而且逐渐演变为智能听觉可穿戴设备,适时推出了接听电话、在线音乐服务、跟踪记录身体数据等功能。
国外五大助听器产业集团占据了全球助听器市场90%的份额,拥有极大的技术壁垒。目前已有4家品牌(瑞声达、西万拓、斯达克、索诺瓦)在国内设立产品生产基地,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助听器行业发展。我国助听器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华东、华南地区助听器产业初具规模。国内知名品牌的助听器(福州丽声、厦门新声、厦门欧仕达、杭州爱可声等)占据一部分国内及国外代工市场的份额;国产中端品牌采用进口的通用芯片,产品质量可靠,在价格及定制化上有优势;另有部分国产助听器企业,依靠成本及价格优势,占据着国内外普惠型助听器以及声音放大器的市场。
助听器应由具备资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按照规范流程进行验配,包含听力诊测、咨询、调试、验证、随访确认效果5个步骤。我国多家学术机构2010年拟定了《助听器验配技术指南(草案)》 以规范助听器验配程序和要求。
我国目前的助听器验配,总体处于多头并进、竞争无序的状态,服务机构主要有以下类别。
①医院:可提供专业的、全面的不限于助听器的听力解决方案。
②残联及民政部门下辖的听语康复中心及辅具中心:依据政策落实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补贴,为残疾人提供听觉辅具服务。
③民营连锁机构:是最庞杂的助听器销售渠道,数量多、范围广,正积极向专业化服务转型。
④电商、药店等渠道:近年来新兴的助听器销售渠道。
三、国内助听器服务存在的问题
及可能的原因
1. 公众对听障康复的认识不到位
听力损失是排名第二的影响国人生活质量的常见非致死疾病,但往往被当作“衰老”的自然现象而被家人和社会忽视。听障人士与人沟通困难,多秉持寡言、回避的生活态度。听障老人的社交圈变窄,改善听力的意愿不强烈。使用过于小巧的助听器需要一段适应期来学会如何摘戴及保养,这也将部分老年人挡在了助听器门外。
2. 医疗系统对听力康复重视和了解程度不够
三甲医院耳鼻咽喉科医生的专科化分工非常明显,社区医院多未设立耳科或听力门诊,全科医师的发展还很不普及,导致一些医师对“听力康复”的理解也有偏颇。
3. 残联系统的听力康复机构更偏重于学龄前听障儿童康复
听障儿童康复是我国残疾人康复事业最早起步的领域之一,成绩斐然。为应对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原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于2016年更名为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围绕老年听力减退的健康教育与康复服务还在积极探索中。
4. 配套政策不健全
助听器连锁门店或其他社会机构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2010 年拟定的 《助听器验配技术指南(草案)》,《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中虽有对验配环境、设施、人员及助听产品的建议,但这些都并非作为强制性的要求 , 也尚未上升到国家推荐标准。
5. 昂贵的助听器难以满足听障者的消费需求
国内助听器价格昂贵,作为潜在消费主体的老年听障人士往往无法负担。但随着残疾扶助政策(由个人全费到政府补贴、医保部分支付)的利好、助听器行业内部竞争、互联网医疗对于听力康复服务的渗透、高科技公司对助听\辅听装置的涉足等趋向逐渐变为现实,传统助听器的价格会逐步降低。
6. 助听器验配师职业门槛过低
助听器验配师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 2007年设立的卫生行业特有的国家职业之一。但由于各培训机构掌握的标准不同, 培训质量参差不齐, 培训教材及题库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
1. 面向轻中度听损的OTC助听器
2017年FDA有关非处方(OTC, Over The Counter) 助听器法案, 将允许OTC品类助听器无须通过听力学家或者助听器验配师就可在网络、药房和超市渠道进行销售。国外研究结果证实,OTC助听器可为数以万计的 轻-中度 听损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经济的解决方案。国产OEM助听器厂家拥有较大制造优势,若能抓住机遇,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2. 助听器、辅听耳机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融合
随着智能可穿戴产品在健康医疗领域的潜在应用被激活,真无线耳机(TWS)积极开拓新的应用空间,逐渐被赋予辅听的新特性。高端助听器也主动加入场景识别、体征监测、防跌倒\脱落等功能。国内外部分厂家已推出初代智能辅听产品。
3. 国家药监局宜尽早制定相关管理细则
国内缺乏对OTC助听器相关的规范。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能够早日增设OTC助听器类目,对其准入和销售进行不同于传统助听器的规范 , 将会有效激活这类产品的制造和销售,避免行业内“劣币驱逐良币”的投机行为,让庞大的潜在听力损失人群尽快享受到助听服务。
1. 科普宣传
全国各地各级医院、残联、民政部门、公益慈善组织及民营听力康复机构、社区康养机构等, 利用免费义诊、科普讲座、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多种形式, 举办科普宣传活动, 唤醒公众关注听力健康、关爱听障群体的意识。
2. 政府与社会支持
2019年国务院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发布《健康中国行动 ( 2019—2030 年)》, 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 将开展 15个重大专项行动 , 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我国初级卫生保健体系较齐备 , 将助听器及听力辅具服务纳入卫生系统 , 与残联、民政部门共建网络, 开展一揽子培训计划,在区县、乡镇和初级卫生保健层面展开服务, 是有基础和条件的。
3. 提供物美价廉的助听、辅听产品
2001年WHO发布《发展中国家助听器及其服务指南》,提出了Appropriate (普适的)、Affordable(普惠的)、Available(普及的)、Acceptable(合用的)的4A要求,借助谐音可形象地称为“三浦友和”模式。应鼓励国产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兼顾“理想型(Desirable)”和 "基本型(Essential)"助听器双向发展 。
4.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助听器验配师持证上岗制度
虽然目前全国20余所高校开设了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本科教育课程,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听力师的数量还存在很大缺口,需加强相关专业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同时应进一步规范各省区市的培训考核颁证,建立助听器验配师持证上岗制度。
5. 鼓励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听力康复服务
我国目前老年听障的预防与康复工作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需加大相关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服务措施。鼓励“互联网+医疗”的模式,解决老年人就医、测听、验配、干预、康复过程中的诸多不便。
CR EXPO 2021 部分助听展品
本文转载自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
第一作者简介:郗昕,生物医学工程学士,听力学博士,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为临床听力学(助听器、人工耳蜗、中文言语测听、老年听力保健)。
关于保利展览
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协办单位广州市保利锦汉展览有限公司始创于2000年,是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048)控股的专业展览主办机构,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会展品牌,提供国际性的展示与交流平台,帮助客户开拓无限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