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2017.03.27
国务院《“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和《“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日前发布。《慈善公益报》记者从两项规划中了解到,规划对残疾人健康和康复服务予以特殊重视,并且做出了针对性安排。
残疾人健康服务得到保障
两项规划强调托底保障,努力采取措施保障残疾人,尤其是贫困和重度残疾人普遍享有基本医疗和康复服务。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提出“城乡残疾人普遍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加大符合条件的低收入残疾人医疗救助力度,逐步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实施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以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为重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到80%。”
《“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提出“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在做好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医疗救助基础上,将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低收入救助对象以及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纳入救助范围。”
优先为残疾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十三五”期间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措施。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提出,发挥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的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优先覆盖残疾人等重点人群。
《“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更明确要求“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两项规划还对加强残疾人健康管理和社区康复做出明确部署。《“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强调“大力推进残疾人健康管理,加强残疾人社区康复。”
残疾人康复服务更加便捷
两项规划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服务能力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完善治疗-康复-长期服务链,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格局,将为残疾人就近就便享有康复服务创造条件。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要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诊治、康复服务能力。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1.2张,重点加强护理、康复病床的设置。”
《“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强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慢性病医疗机构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残疾人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提升乡镇卫生院开展急诊抢救、二级以下常规手术、正常分娩、高危孕产妇初筛、儿科、精神疾病和老年病、中医、康复等医疗服务能力。”要求,“到2020年,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以及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同时具备相应的医疗康复服务能力。”
为提升康复服务水平,两项规划对加强康复人才培养和康复机构建设也提出明确要求。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提出“加强产科、儿科、精神、老年医学、药学、护理、急救、康复等各类紧缺人才培养。县级骨干医师培训以儿科、妇产科、精神科、病理、康复、老年医学、院前急救等为重点。”“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儿科、精神科、老年病、长期护理、口腔保健、康复、安宁疗护等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的服务。”
《“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提出“加强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建设,建立医疗机构与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密切配合、相互衔接的工作机制。”
伴随两项规划的贯彻实施,“十三五”期间,残疾人健康与康复服务状况将得到持续改善。
(来源:慈善公益报)
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主办,迄今已成功举办十届,是我国唯一一个国家级残疾人和老年人用品用具博览会,也是世界第三大福祉博览会。
2017年9月13-15日,福祉展将汇聚全球康复、辅具、养老、健康、福祉、残疾人用品、老年人用品等产业的新技术、新应用,引领产业未来发展,助力企业开拓无限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