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新闻 2019.12.26
第十届国际低视力康复论坛于2019年10月11日在京举办,主题为“携手助力儿童低视力康复”。该论坛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指导,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主办,中国视觉障碍资源中心承办,旨在为推动我国低视力康复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国际交流平台,共同为我国视力残疾患者的康复事业而发展努力。会上,专家学者分别从儿童视觉康复、视觉损伤的康复策略、低视力的多学科合作诊疗、视障辅具的研究新进展等方面进行学术交流。
据介绍,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视力残疾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视力残疾包含盲和低视力。按照2006年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视力残疾标准,低视力是指双眼中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3且大于等于0.05。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2006年)显示,我国视力残疾患者2003万,大约80%的低视力患者可以通过康复重新融入社会。
在我国,低视力康复工作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完全是一片空白。1983年,北京同仁医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低视力门诊。1986年,在世界卫生组织资助及原卫生部的领导下,在国外低视力专家指导下,同仁医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个低视力培训班,此后,我国低视力康复工作开始受到政府合眼科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从1988年开始制定的全国“八五”第一部康复规划到 “十三五”规划,都将低视力康复列入了重点。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盲协会(IAPB)提出“2020年前消除可避免盲”的全球性战略,我国也承诺2020年以前,在我国消除包括“低视力”在内的可避免盲。然而,由于缺乏国家大型研发资金的支持,虽然我国已有定点厂家生产各种光学助视器和电子助视器,但数量、质量、品种与国外相比较,研发水平亟待提高,另外,我国康复专业人员的服务能力也亟需提高。
为此,专家们呼吁,0-6岁是视觉发育和大脑认知发育、感觉统合建立的关键期,视觉信息缺失将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致使孩子的生活能力低下,影响他们适应环境和社会人际交往的能力。对于低视力患儿,要及时发现、早期干预并进行康复训练,最大程度地提高视觉使用能力,形成并建立完善的低视力服务体系,实现低视力儿童的视觉康复,这需要多领域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田雅婷)
2020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 - 中国最大的福祉及康复博览会
举办时间:2020.9.17-19
展会地点:中国 · 北京 · 国家会议中心
您可能感兴趣的主题专区:
假肢/矫形器、轮椅/助行辅具、听力障碍康复、视力障碍康复、老年康复护理、特殊教育
点击:2019福祉展展后报告 查看更多,2020福祉展信息请咨询:
电话:+86 (0)20 8930 8925 吴先生
邮箱:wufan@jinhanfai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