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新闻 2025.02.14
2025年初,中国残联等9部门联合发文推进科技助残,把加强助残科技研发应用作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助残的深入发展,将为相关行业和企业带来哪些新趋势和机遇?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于新春之际特别策划“科技助残”主题活动,邀请行业协会代表、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共同探讨科技助残的发展方向,分享他们的见解与期待。
中国聋人协会主席范宜涛:
期待科技创新,为听障群体量身定制智能工具
范宜涛
中国聋人协会主席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其中语音识别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具体表现在语音转文字的识别率显著提高,并且能够识别更多带有口音的普通话语音。
我们期待通过科技创新,为听障群体量身定制的更为个性化、精细化的智能工具,例如口语训练辅助工具,在口语康复训练时,人工智能根据聋人的口语特点和水平,对口语练习进行针对性指导,制订口语练习方案,从而提高言语康复的成效。通过科技创新帮助大家,进一步拓宽生活与职业的发展空间,实现更高层次的社会融入和个人价值实现。
有很多优秀的听障朋友借助辅具都取得了不同的精彩人生,在各自的领域里闪闪发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感谢科技助残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我希望科技能改变和助推我们的无障碍沟通,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无障碍世界,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吕世明:
新质生产力提供前所未有的良机
吕世明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
我们恰逢好时代!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治环境越来越完善,无障碍环境的大美愿景越来越呈现,无障碍志愿者的魅力越来越精彩。新质生产力必然为无障碍环境与适老化便利提供前所未有的良机。无障碍智能科创产品,将为盲人安上“千里眼”,聋人装上“顺风耳”,轮椅者配上“飞毛腿”,希望不日成就。哪吒也会为无障碍长上凌空飞翔的翅膀,哪吒也会成为无障碍神奇的化身。令人可期,催人奋斗,拥抱明天!
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 汪凯燕:
科技助残,机遇与挑战并存
汪凯燕
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北京市肢残人协会主席
应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康复博览会之邀谈一谈科技助残对残疾人的机遇和挑战。当前科技技术和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科技助残正逐渐成为改善残疾人生活、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元素,在2024年的福祉博览会上我们就看到科技为残疾人带来了许多便利,有些先进的技术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了残疾人的生活。例如:脑机接口技术让神经受损伤的人看到了重新站起来的希望;智能假肢技术的先进传感器和算法让肢体残疾人看到实现更自然、灵活的肢体动作的希望;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为视力、听障类残疾人跨越障碍便利出行和与他人顺畅交流创造条件,我坚信随着科技力量的发展残疾人的生活一定能够得到更大的改善。
但是随着科技助残类产品的不断丰富完善,我们也面临着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研发需要精准对接残疾人需求。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残疾人群体需求差异巨大,要开发出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技术和产品,难度不小。二是科技助残产品的成本也是一大难题。许多先进的辅助器具和技术价格昂贵,普通残疾家庭难以承受,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按照满足残疾人基本需求的要求,在辅具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努力使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能够使用上智能高科技辅具。三是人工智能和高科技的发展还面临社会观念和配套服务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宣传和高科技辅具系统化服务设施的建设。
总之,人工智能技术和科技助残前景光明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会有可能让科技成果更好地惠及残疾人群体,推动社会更加公平、包容、和谐。
上海理工大学智能康复工程研究院院长 喻洪流:
期待我国助残科技提升到崭新高度
喻洪流
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理工大学智能康复工程研究院院长
欣闻中残联联合九部委发布“科技助残”专门指导文件来支持助残科技事业,这是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失能老人迅速增长及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形势下非常必要的重要举措。希望在此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国家在助残助老的康复科技领域做好顶层的系统设计,在应用场景、重点产品、关键技术及相关基础理论方面组织面向实际需求的创新性科技攻关项目,并在科技项目管理、支付体系等相关政策方面进行改革和突破,把我国助残科技及相关产业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博音听力:
科技助残,促进助听器产业链的完善与协同发展
江显全
博音听力董事长兼CEO
作为博音听力的创始人,我深切感受到科技助残政策对企业发展起到了多方面极为关键的作用。
首先,在研发投入方面,科技助残政策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博音听力打造“中国芯”,从芯片等核心部件的研发优化,到更适合汉语体系的算法的不断改进以实现更精准的声音处理和适配,都耗费不菲。政策的支持有利于国产助听器加速产品的迭代升级,提升产品的医疗级品质,更好地满足听损人士的需求。
其次,在市场推广层面,政策助力提升了我们产品的认可度和市场覆盖面。这有助于我们突破市场推广的瓶颈,让更多有需要的听损人士及其家属了解到国产自研的高品质医疗级助听器,进而扩大市场份额。
再者,人才吸引与培养上,科技助残政策营造的良好氛围吸引了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到我们的事业中来。这有助于我们提升团队整体素质,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最后,从产业协同角度来看,科技助残政策促进了整个助听器产业链的完善与协同发展。
奥索:
研发创新,让更多截肢者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马兵
奥索中国总经理
多年来,我们在假肢技术的研发上不断创新,推出了多项行业首创的仿生假肢,如五指单独可动技术的爱灵必上肢仿生手、业界首创可以主动为残肢提供动力的盘古主动力膝关节,以及具备“零延迟”反应能力和磁流变技术的锐欧仿生磁控膝关节。
这些仿生产品的背后,凝聚着奥索超过五十年行业深耕的技术积累,并包含上亿元的科研投入,充分体现了我们“用之于民,科技助残”的理念。中国的假肢行业也在不断突破,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如今,越来越多的截肢者穿着奥索的假肢产品,不仅走出家门,走向大街,更是积极融入社会,创造自己的价值,甚至帮助他人,传递爱与温暖!
例如,奥索锐欧仿生磁控膝关节的用户牛钰,作为汶川地震幸存者,她穿了15年奥索假肢。如今,她奔走在各大演讲舞台上,致力于让更多人了解假肢,并呼吁假肢入医保等公益活动。她的努力为社会带来了许多正面影响,激励着更多人。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是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在2025年,我们期待中国假肢行业能够继续保持发展势头,让更多的截肢者能够穿上优质的假肢,借助科技的力量,走向更加精彩、无局限的生活。
科大讯飞爱博智能:
科技助残政策,对企业发展产生多方面积极影响
刘园虎
科大讯飞爱博智能市场部总监
科技助残政策对企业发展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首先,政策鼓励企业研发助残科技产品,提供了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降低了创新成本。其次,政策推动了市场需求,随着社会对无障碍环境的重视,助残产品和服务市场潜力巨大,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点。此外,参与助残项目有助于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增强品牌美誉度,吸引更多消费者和投资者。最后,政策还促进了企业与科研机构、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推动技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上海籍智机器人:
构建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
方凌
上海籍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科技助残政策不仅帮助企业争取科研资源和专项资金,加速导盲六足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进程;同时,通过多部门协同与优惠支持,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与应用场景。该政策也有利于吸引人才和社会资本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产品认可度与创新水平,进而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在助残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科技助残
瑞海胜、瑞森、程天科技、前沿类脑怎么做?
科技助残
KOL@轮椅背包客、@祎泽小诗怎么看?
*以上嘉宾排名不分先后